【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下里巴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民间文化,常用来形容通俗、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或语言风格。这个词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多是表达一种接地气、贴近生活的含义。
一、
“下里巴人”最早出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歌曲,与高雅的“阳春白雪”相对。后来,“下里巴人”被引申为通俗、大众化的事物,多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表示作品或语言风格较为平实、易懂,不拘泥于高深的文辞。
在现代语境中,“下里巴人”有时也被用来形容人性格直爽、不矫揉造作,具有亲和力。但需注意的是,这一词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因此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词语来源 | 出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原指楚国民间歌曲 |
原意 | 指通俗、大众化的音乐或艺术形式,与“阳春白雪”相对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通俗、易懂的艺术作品或语言风格;也可形容人性格直率、接地气 |
含义 | 中性偏通俗,有时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
对比概念 | “阳春白雪”——高雅、精美的艺术形式 |
使用场景 | 文学评论、艺术评价、日常交流等 |
注意事项 | 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
三、结语
“下里巴人”虽有历史渊源,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多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大众文化的魅力。理解其本义与现代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准确运用这个词,避免误读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