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身与名最早出自哪位诗人】“深藏身与名”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不追求名利、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那么,“深藏身与名”最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下面将从出处、作者、含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深藏身与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该诗描绘了边塞征战的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诗中“古人无墓穴,多是藏身与名”一句,正是“深藏身与名”的最早出处。
虽然“深藏身与名”并非一个完整的成语,但其思想内涵被后人广泛引用和传播,成为表达隐逸情怀的重要语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短语 | 深藏身与名 |
最早出处 | 唐代诗人李颀《古从军行》 |
原文句子 | “古人无墓穴,多是藏身与名。” |
出处诗句背景 | 描写边塞征战生活,表达对功名的淡泊 |
作者 | 李颀(唐代诗人) |
含义 | 形容人不追求名利,隐居避世,安于平淡的生活状态 |
文化意义 | 表达了古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体现了道家或隐逸文化的思想 |
三、结语
“深藏身与名”虽非常见成语,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深远。李颀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作中的哲理与情感打动后人。了解这一短语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