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挡车的意思】“螳臂挡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螳螂举起手臂去阻挡车子”,用来比喻不自量力、盲目抵抗强大力量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意是讽刺那些不懂得自身力量有限,却妄图对抗强大对手的人。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螳臂挡车 |
| 拼音 | táng bì dǎng chē |
| 出处 | 《庄子·人间世》 |
| 本义 | 螳螂用前肢挡住车轮,无法阻止车辆前进 |
| 引申义 | 比喻不自量力,盲目反抗强大力量 |
| 使用场合 | 批评或讽刺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 |
二、成语故事(简要)
在《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螳螂看到一辆车驶来,竟然勇敢地站在车前,举起双臂试图挡住车轮。结果,车碾过之后,螳螂被压死了。庄子借此寓言说明,人应当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逞强。
三、使用示例
- 他想一个人对抗整个公司,简直是螳臂挡车。
- 这项政策已经定下来,再反对也是螳臂挡车。
- 小明想用自己的一点小聪明挑战大企业,结果当然是螳臂挡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审时度势 |
五、总结
“螳臂挡车”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自量力、逆势而为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不可逆转的趋势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盲目抗争。这个成语不仅富有哲理,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