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来历简写(传统节日的来历)
大家好,小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传统节日的来历简写,传统节日的来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春节: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直到南北朝时期,春节才改为年末,一般指整个春天。此时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人们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2、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农历改为公历后,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才正式将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所以很多人至今仍称之为春节。
3、 元宵节: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传说,汉文帝(公元前179-157年)在正月十五庆祝周波调查和镇压朱禄叛乱。每天晚上,他都会出去在宫殿里玩耍,与人们一起玩耍,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4、 清明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好季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豆”的说法。农业谚语“植树不如清明”。后来,
5、 由于清明和寒食的日子接近,寒食是人们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期的习俗。清明节不搬烟火,只吃冷食。
6、 端午节: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无法挽救楚国的灭亡。秦国灭楚时,在五月初五,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河自尽。河边的人们了解到,
7、 他们纷纷出航打捞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8、 中国情人节: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被称为“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今晚在天河大桥相遇。
9、 重阳节:据南朝人吴君之记载,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的居住地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桓京的父母病死,于是他去了东南山拜师学艺,神仙费长芳送给了桓京一把降妖龙剑。
10、 桓京早起晚睡,穿着戴月,刻苦学习,刻苦练习。有一天,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神又要来了,你可以回去杀害虫了。”并送给他一袋山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让家乡长辈登高避祸。9月9日,
11、 他带着妻子、孩子和老乡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把山茱萸叶子给大家随身带着,瘟疫魔却不敢靠近。再把菊花酒倒出来,大家都喝了一口,以免染上瘟疫。他与瘟疫恶魔搏斗,最终杀死了它。汝河两岸的人们,
12、 《幻境》中九月九日登高避祸,挥剑刺妖的故事流传至今。此后,人们庆祝重阳节,并有重阳节爬山的习俗。
13、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中期,故称“中秋节”。秋高气爽,蓝天澄澈,圆月悬,大地清澈,桂香浮动,令人陶醉。苏轼诗《续齐谐记》:“暮云聚时,层溢寒,银汉默默转玉盘。
14、 此生非良宵。明年明月望何处?”表达了中秋月夜的美丽。老习俗是晚上一家人团聚,准备时令水果和熟食,盛宴,赏月,笑着在桂香赏月,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习俗。据说。元朝末年,
15、 广大人民为了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把起义的日期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月饼的馅里互相密传,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元朝。从那以后,
16、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得更广了。
17、 冬至:冬至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节、除夕。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用土归观测太阳,确定了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18、 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中国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馄饨的习俗,南方有冬至吃汤圆、长面的习俗。各地区还有冬至祭天祭祖的习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最新文章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