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不逾的意思】“细大不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夫子之言,其义也。细大不逾,其文也。”意思是:无论事情的大小,都不越出应有的界限或规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有分寸、守规矩,不越界、不逾矩。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细大不逾 | 
| 拼音 | xì dà bù yú |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二年》 | 
| 释义 | 不论事情的大小,都不越出应有的界限或规矩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行为得体、守规矩、有分寸 | 
| 近义词 | 守规矩、循规蹈矩、不失分寸 | 
| 反义词 | 越界、失态、放纵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细大不逾”最早出现在《左传》,原意是说孔子的言论合乎道义,无论内容的详略(细与大)都恰到好处,没有超出应有的范围。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强调做人做事要讲求适度,不能过分或不足。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日常生活 | 他为人处世一向细大不逾,从不越界 | 
| 工作场合 | 这个项目处理得很细致,细节和整体都把握得当 | 
| 教育领域 | 老师教育学生时讲究方式方法,细大不逾 | 
| 文学作品 | 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既不夸大也不忽略,细大不逾 | 
四、总结
“细大不逾”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有分寸、守规矩,既不过分追求细节,也不忽视整体。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社会交往、工作管理等多个方面。掌握并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左传》《论语》等经典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