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和原文】一、
《峡江寺飞泉亭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作者游览广东清远峡江寺中飞泉亭的所见所感。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灵动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飞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文中不仅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也蕴含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提供了《峡江寺飞泉亭记》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与语言风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余生三十余岁,始游于粤。 | 我三十多岁才开始到广东游玩。 |
时秋气初肃,山色空濛,水声潺潺,林木萧瑟。 | 当时秋天刚至,天气清冷,山色朦胧,水流潺潺,树木萧索。 |
予至峡江寺,闻有飞泉亭者,因往观焉。 | 我来到峡江寺,听说有飞泉亭,于是前去观看。 |
亭在山腰,俯视深涧,瀑布如练,飞珠溅玉。 | 亭子位于山腰,俯瞰深谷,瀑布如白练一般,飞溅的水珠像玉一样晶莹。 |
溅水入石,激而为响,声如钟鼓。 | 水滴落入岩石,发出声响,声音如同钟鼓。 |
亭下有石径,蜿蜒而上,行人稀少,幽静宜人。 | 亭下有石阶,曲折向上,行人稀少,环境幽静宜人。 |
予坐亭中,心旷神怡,不觉日暮。 | 我坐在亭中,心情舒畅,不知不觉到了傍晚。 |
回顾四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 回头看四周,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
此地虽远,然其景可人,令人流连忘返。 | 虽然此地偏远,但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
吾尝谓山水之乐,非独赏其形,亦在其情也。 | 我曾说,欣赏山水的乐趣,不只是看它的样子,更在于它的情致。 |
三、结语
《峡江寺飞泉亭记》是一篇富有意境的散文,通过对飞泉亭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本文的原文与翻译对照,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袁枚的写作手法与思想情感,有助于提升古文阅读能力与审美素养。
如需进一步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