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扣草是什么】倒扣草,又名“倒扣草”、“倒挂草”或“倒钩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较为常见。其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叶片呈倒垂状,形似倒扣的草,故得名“倒扣草”。
倒扣草属于唇形科植物,学名为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其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倒扣草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倒扣草、倒挂草、倒钩草 |
学名 |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
科属 | 唇形科(Lamiaceae) |
分布地区 | 中国南方,如云南、广西、贵州等 |
形态特征 | 叶片倒垂,茎直立或斜生,花小而密集 |
药用部位 | 全株(根、茎、叶) |
性味 | 苦、辛,微寒 |
功效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
主治症状 | 感冒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跌打损伤等 |
使用方式 | 煎汤内服、外敷 |
小结:
倒扣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尤其在南方地区被广泛使用。其独特的外观和多种药用价值使其成为中医药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使用时,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确保安全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