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意思介绍】“侧目而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轻视或畏惧的态度。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使用。下面将对“侧目而视”的含义、用法及常见搭配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解释
“侧目而视”字面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引申为以轻蔑、鄙视或警惕的目光看待他人。该成语多用于形容对他人的不满、不信任或瞧不起,有时也带有恐惧的意味。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乃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樊哙曰:‘臣请入,与之同命。’……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侧目而视”,但类似情绪和态度在文中有所体现。
二、用法与搭配
词语 | 用法说明 | 示例 |
侧目而视 | 表示轻视、不屑或警惕 | 他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侧目而视。 |
侧目而视之 | 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 | 他虽有才,却常被人侧目而视。 |
侧目而视的态度 | 描述一种心理状态 | 她对他的行为表现出一种侧目而视的态度。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瞧不起、轻视、不屑一顾、另眼相看(贬义) |
反义词 | 尊重、敬重、刮目相待、重视 |
四、适用场景
1. 文学作品:用于描写人物之间的矛盾或对立。
2. 日常交流: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不屑。
3. 社会评论:描述某种社会现象中的偏见或歧视。
五、注意事项
- “侧目而视”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的“斜视”。
- 不宜用于正面评价,否则可能引起歧义。
总结
“侧目而视”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轻视,也有警惕。在写作和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它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帮助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