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不葬】“十不葬”是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关于墓地选址的一种禁忌说法,源于《青囊经》、《葬书》等传统风水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条件下,不宜进行安葬,否则会对后人运势、健康、家族兴衰产生不利影响。这些禁忌并非迷信,而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后总结出的经验。
以下是对“十不葬”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具体
一、十不葬总结
1. 无脉不葬:山体无生气,缺乏龙脉,不宜建墓。
2. 无水不葬:没有水源之地,气不聚,宜避之。
3. 无砂不葬:周围无屏障,风大气散,不宜葬。
4. 无穴不葬:地形平缓无凹陷之处,无法藏气,不宜葬。
5. 无主不葬:墓地无明确主峰或靠山,缺乏依托,不宜葬。
6. 无明堂不葬:前方无开阔之地,气不畅,不宜葬。
7. 无朝案不葬:前方无对景或屏障,气不收,不宜葬。
8. 无龙虎不葬:左右无护卫山,气不守,不宜葬。
9. 无缠护不葬:周围无环绕之山,气不聚,不宜葬。
10. 无阴阳不葬:阴阳失衡,气不调和,不宜葬。
二、十不葬详细说明(表格)
序号 | 名称 | 含义说明 | 风水意义 |
1 | 无脉不葬 | 山体无龙脉,缺乏生气,无法承载先人之灵 | 气不聚,难以发福 |
2 | 无水不葬 | 墓地附近无水流,气不聚,易生阴寒之气 | 气不养,不利子孙运 |
3 | 无砂不葬 | 周围无山峦遮挡,风吹气散,难藏气 | 气不守,易损家宅 |
4 | 无穴不葬 | 地形平坦无凹陷,无法聚集阳气 | 气不藏,难聚财 |
5 | 无主不葬 | 无靠山支撑,缺乏依靠,气不稳 | 家族根基不牢 |
6 | 无明堂不葬 | 前方无开阔之地,气不畅,影响运势 | 气不通,易生阻碍 |
7 | 无朝案不葬 | 前方无对景或屏障,气不收,难以聚财 | 气不聚,难旺家业 |
8 | 无龙虎不葬 | 左右无护卫山,气不守,容易受风侵 | 气不护,易遭外患 |
9 | 无缠护不葬 | 周围无环绕之山,气不聚,难以形成良好格局 | 气不聚,难成贵局 |
10 | 无阴阳不葬 | 阴阳失调,气不调和,影响整体风水格局 | 气不和,易生灾祸 |
三、结语
“十不葬”虽源自古代风水理论,但其背后蕴含着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现代,虽然很多人不再完全相信风水,但在选择墓地或住宅时,仍可参考这些理念,注重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合理利用地理条件,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与精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