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什么意思】“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迅速,让人来不及反应。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突发事件或动作的快速和突然性,强调其不可预料和难以防范的特点。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拼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zhī shì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曹操)曰:‘奉孝(郭嘉)之言,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 |
字面意思 | 像雷声那样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 |
引申义 | 形容事情发生得极快,令人猝不及防,无法及时应对。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突发事件、迅速行动、出其不意的攻击等。 |
近义词 | 猝不及防、突如其来、措手不及 |
反义词 | 循序渐进、慢慢来、有备无患 |
二、使用示例
1. 军事领域:
“敌军发动突袭,我方毫无准备,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2. 商业竞争:
“这家新公司发展迅猛,简直像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样占领市场。”
3. 日常生活:
“他跑得太快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冲到了终点。”
三、总结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事物发生的迅速与突发性。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用于描述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或动作。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