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测量实验步骤与结果(杨氏模量测量实验步骤)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杨氏模量测量实验步骤与结果,杨氏模量测量实验步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实验原理:一根宽度为b,厚度为A,有效长度为D的杆,在距离dx为1O和2O的两点处有一个截面,弯曲前相互平行,弯曲后形成一个小角度D。杆的下部受拉,上部受压。
2、 杆的中间有一薄层,虽然弯曲了,但长度不变。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个距离中间层为Y,厚度为dy,变形前长度为dx的截面。弯曲后拉伸yd,拉力dF可以用胡克定律计算。
3、 1.用支架支撑住金属片,在有效长度的中点挂一个带吊重的刀口(一定要把刀口挂在正中央)。
4、 2.调整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判断标准是调整后的目镜能清晰看到分划板和十字丝。并支撑住,调整物镜与刀口上基线的距离,使基线的图像在读数显微镜上清晰可见。
5、 转动读数显微镜上的鼓轮,使基线图像与十字标尺匹配,并记录初始值。
6、 3.逐步增加砝码(每次砝码的重量m应相同,以便用微分法处理实验数据),每次记录相应读数显微镜的读数,增加次数应成对,至少6次。
7、 4.重复第三步5次。
8、 5.测量待测金属板的有效长度、厚度和宽度,每次6次。
9、 6.用微分法计算每增加3m金属板的纵向伸长率Z。并代入杨氏模量。
10、 通过计算表达式计算出待测金属片的杨氏模量,并与公认值进行比较,计算出两者之间的百分比误差。
11、 7.实验数据经老师核对后,整理仪器,填写登记卡和仪器使用记录,带走垃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最新文章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