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物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著作《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对后世的政治、哲学、宗教乃至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与“德”,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谦逊、柔弱、清静等理念。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研究和推崇。
老子人物简介()
老子生平不详,据传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掌管国家典籍。他因不满当时社会动荡,选择隐退,最终成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强权统治,倡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处世之道。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内容深奥,语言简练,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至今仍被广泛研读和引用。
老子人物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姓名 | 李耳(字伯阳,谥聃) |
生卒年 | 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具体年代尚有争议) |
籍贯 |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
身份 | 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
著作 | 《道德经》 |
思想核心 | “道”与“德”,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
影响范围 | 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 |
后世评价 | 被尊为“太上老君”,道教尊为始祖;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哲人” |
研究价值 | 其思想对现代管理、生态伦理、个人修养等方面仍有重要启示 |
老子虽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其思想却穿越千年,持续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他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也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