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乐毅论》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王羲之书写的一篇古文,内容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辅佐燕昭王伐齐、功成不居的高尚品德。此帖书法笔法精妙,结构严谨,是楷书中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乐毅论》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夫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最可贵的是彼此心意相通。 |
| 然则,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然而,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清水般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如甜酒般浓烈。 |
|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君子虽然淡泊,但关系亲密;小人虽甜言蜜语,却终将疏远。 |
| 君子有德,不求人知;小人无德,好自夸耀。 | 君子有德行,不刻意让人知道;小人无德,却喜欢自我吹嘘。 |
| 是故,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 | 因此,忠臣不会侍奉两个君主,烈女不会嫁两个丈夫。 |
| 乐毅者,燕昭王之良将也。 | 乐毅是燕昭王的贤良将领。 |
| 能用兵,善谋略,有大功于燕。 | 他善于用兵,擅长谋略,对燕国有大功。 |
| 其志在辅君安邦,非为私利。 | 他的志向是辅佐君主安定国家,而非谋求个人利益。 |
| 士之贤者,能立身于世,不以富贵为荣。 | 有才德的人,能在世上立足,不因富贵而骄傲。 |
| 君子之行,当以忠信为本。 | 君子的行为,应当以忠诚和诚信为根本。 |
二、总结
《乐毅论》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以真诚相待,推崇忠信、谦逊的品格,反对虚伪和功利主义。通过乐毅的事迹,文章表达了对忠诚、智慧与道德修养的高度赞扬。
从书法角度来看,《乐毅论》字形端正,笔画流畅,体现了王羲之楷书的典型风格,是后世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
结语:
《乐毅论》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古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体现。通过阅读与学习,我们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更能从中汲取做人处世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