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座敬亭山古诗译文原文】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孤独中仍不失豁达的心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超然。
一、原文与译文总结
内容 | 原文(李白) | 现代汉语译文 |
第一句 | 众鸟高飞尽 | 群鸟高高地飞走了,全都看不见了。 |
第二句 | 孤云独去闲 | 只有一片孤单的云朵,独自悠闲地飘走。 |
第三句 | 相看两不厌 | 我和敬亭山相互看着,都不觉得厌烦。 |
第四句 | 只有敬亭山 | 只有敬亭山陪伴着我。 |
二、诗歌赏析
《独坐敬亭山》虽只有四句,但意境深远。诗中“众鸟高飞尽”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寂静,而“孤云独去闲”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独却自由的氛围。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极致——在孤独中,唯有敬亭山能与诗人心灵相通。
这种“人与山对话”的手法,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也反映出他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以山水为伴、以诗为友的生活态度。
三、总结
《独坐敬亭山》是一首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的五言绝句。它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孤独到宁静,从寂寞到释然。这首诗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才情,也能体会到古人面对孤独时那份淡然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