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2022年6月9日官方:无疫情地区查核酸不应成常态 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

2022-06-09 21:00:50
导读 今天关于2022年6月9日官方:无疫情地区查核酸不应成常态 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这方面的信息是受到的大家的关注度比较高,很多人也是想看看

今天关于2022年6月9日官方:无疫情地区查核酸不应成常态 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这方面的信息是受到的大家的关注度比较高,很多人也是想看看2022年6月9日官方:无疫情地区查核酸不应成常态 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具体的详情,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特地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内容来分享给大家,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看下面的文章。

2022年6月9日(农历2022年5月11日),国家卫健委:没发生疫情也没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未发生疫情且没有输入风险的情况下,查验核酸证明不应成为常态。

  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月9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部分城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后,不同的时间段、出入不同的场所,对于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都不一样。具体在哪些情形下要提供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

  确定这些核酸证明有效时长的依据是什么?

  今后出入不同场所查验核酸证明是否会成为常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后,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学确定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将受检的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封控区应该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筛查,管控区要在48小时完成首次的全员核酸筛查。就是说在疫情发生以后,一定是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把核酸检测的人员、范围、频次统筹安排。封控区一定是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全员核酸检测,管控区在48小时内要完成第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这些人员不得外出,但是疫情发生地的低风险地区和防范区确需出行的,需要持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地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贺青华称,还有一个,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称,北京市也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效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近期,我们实施了分区分级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为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及早发现疫情风险,经过风险评估,北京市将进入公共场所核酸阴性证明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考虑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的潜伏期是在3天左右,72小时之内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为了降低居民核酸检测的频次,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我们的市民带来的负担,尽量减少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影响。

  李昂表示,下一步,北京市还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实际的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来源:澎湃新闻

  (转自:澎湃新闻)

  【相关事件】:

  国家卫健委:没疫情发生也没输入风险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