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授权全国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大家好,今天由小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人民授权全国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0年9月21日-31001 (LPR): 1年期LPR利率为3.85%,5年期LPR利率为4.65%。两个期限品种的报价与上月相同,至此LPR已连续五个月保持不变。
LPR在9月保持不变,之前就有迹象。
由于LPR报价与MLF(中期贷款工具)利率挂钩,市场对央行MLF操作利率的关注还包括对LPR报价的预测。
9月15日,为保持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包括9月17日到期的MLF续作)。本次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与上次操作持平。
“央行这次继续MLF的价格没有下调,预示着本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性降低。”业内人士分析,MLF的过度续做也说明央行倾向于通过MLF操作阶段向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从而缓解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偏紧的压力。
防止过多的流动性进入房地产等
"符合预期的是,LPR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不变."民生首席研究员文彬告诉Zhongxin.com记者,近期,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市场利率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为了维持市场的预期稳定,LPR将保持不变,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进程,同时防止资金闲置套利或流动性过剩进入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统计显示,1-8月,商品房销售额96943亿元,增长1.6%,年内首次转正。8月份,7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小幅上涨。除了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下降,一线和三线城市的环比涨幅现在也在扩大。
为楼市降温,房地产调控在7-8月出现转折。从上半年开始,整体宽松开始呈现收紧趋势。7-8月,各地出台政策60余次。
“得益于国内有效防控,疫情后经济持续修复。今年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基本恢复为正。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首次转正。没有必要进一步降息,同时预留政策空间应对全球经济衰退、海外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RealData认为。
楼市回暖的背后,是房贷市场利率连续9个月下降。
虽然LPR报价不变,但全国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已连续9个月下调。
"自去年12月以来,该数据时好时坏。"融360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41个重点城市674家分行房贷利率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24%,二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55%,环比下降1个基点。
“虽然9月份整体房贷利率水平仍小幅回落,但越来越多城市的房贷利率下行趋势已经转为拐点,二套房的利率拐点比首套房更显著。”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万甫表示。
RealData 21日发布的《9月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简报》也指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的逐渐弱化,其监测的36个城市主流房贷平均利率逐渐放缓,9月基本止跌。
“其中,首套利率为5.21%,
徐小乐表示,房贷低利率的稳定,意味着短期内在两个不同的时点买房,利率相同,月供相同。借贷周期的延长拉长了买家的购买周期。
房贷利率放缓,又多了一种定价方式的选择。
“虽然影响不大,而且LPR连续五个月没有变化,但我还是想自己选。”有一种“房贷族”的说法。
8月12日,工商、建设、农业、邮储五大国有企业同时宣布,从8月25日起,批量转换范围内的个人住房贷款将按照相关规则统一调整为LPR定价。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改,就得自己去申请。如果你不申请,你将默认为LPR定价。
9月15日,央行发布报告称,金融机构已将LPR作为大部分新增贷款的基准,2020年8月底已顺利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基准转换,转换率超过92%。
但是,在已经皈依的“房主”中,可能还有人在疑惑:到底哪个更好呢?我能退出吗?
需要注意的是,公告中还有一句关键的话:批量转换完成后,如对转换结果有异议,可在2020年12月31日前(含)通过相关渠道转回或与贷款经办银行协商。
也就是说,在年底之前,还有一次机会将房贷利率转回原来的定价方式,或者可以转换成固定利率。但计价依据只能转换一次,转换后不能再次转换。
LPR和固定利率转换方法各有优势。如何选择它们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未来的利率走势。
央行此前解释称,如果认为LPR未来会衰落,转而参考LPR定价会更好;如果LPR未来可能上升,转换为固定利率将是有利的。
只有一次反悔的机会。你想用它吗?
关键问题是,在你抵押贷款期间,LPR未来会做什么?
“这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通胀形势、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取决于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在8月25日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随着LPR改革推低贷款利率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降。
中短期来看,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在货币政策常态化的背景下,央行的主要手段是继续超额做MLF,并辅以以逆回购为主要形式的常规短期流动性调节。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不断改善,年底前RRR降息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四季度结构性存款降准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复苏发展需要更大的信贷支持。为缓解系统中长期流动性压力,在适当时点进行结构性RRR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MLF调整的基础上也是必要的。”文彬认为。
那么,年底前的最后“二选一”,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