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原文介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一、原文背景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生活贫困,居住在成都草堂。一场秋风吹破了屋顶,使他饱受风雨之苦。在这样的困境中,他没有只关注自己的苦难,而是想到了天下所有贫苦百姓,从而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二、原文内容摘要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作品名称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创作时间 | 唐代中期(约公元760年) |
背景 | 杜甫晚年生活困顿,居于成都草堂,遭遇秋风破屋之苦 |
核心诗句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情感基调 | 悲悯、忧思、坚定、乐观 |
三、诗句解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无数宽敞的房子,让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安居乐业;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强调了对穷苦读书人的关爱与保护;
“风雨不动安如山”——象征着理想社会的稳固与安宁。
这三句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厚,体现了杜甫“兼济天下”的胸怀。
四、文学价值与影响
杜甫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遭遇的写照,更是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他的诗风沉郁顿挫,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而“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句,更是成为后世文人表达仁爱精神的经典语句。
五、总结
“安得广厦千万间”不仅是杜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更是他对社会公平与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它超越了时代的界限,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关注民生、关爱他人,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结语:
杜甫的诗句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