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揠苗助长的意思】“揠苗助长”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用来比喻人们做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在实际生活中,它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自然或逻辑地强行干预。
一、原文内容(节选)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一个宋国人担心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把它们一棵棵往上拔,希望它们能快点长高。回家后他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紧跑去看,结果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二、意思总结
“揠苗助长”原意是拔起禾苗以帮助它生长,但实际上却导致禾苗死亡。这则寓言通过一个荒谬的行为,揭示了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揠苗助长 |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 |
| 原意 | 拔起禾苗以助其生长 |
| 寓意 | 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适得其反 |
| 现代用法 | 形容做事急躁,不按规律办事 |
| 教训 | 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不可强求 |
三、现实意义
“揠苗助长”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无论是教育孩子、管理企业,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耐心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效果,忽视了内在的发展节奏,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或更大的问题。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揠苗助长”的关系 |
| 欲速不达 | 想要快速达到目的,反而达不到 | 相似,强调急于求成的后果 |
| 水到渠成 | 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 对比,强调顺应自然 |
| 急功近利 | 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 | 类似,但更偏向于利益导向 |
五、结语
“揠苗助长”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更是对现代人行为的一种提醒。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应保持冷静与理智,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因急躁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