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谁堪伯仲间全诗】“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一诗,是其表达对历史人物评价和自身抱负的重要诗句。此句不仅展现了陆游深沉的历史观,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英雄人物的仰慕。
一、诗歌背景简述
《书愤》是陆游在晚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诗中借古讽今,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思。
二、诗句解析
“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意为:千年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伯仲”原指兄弟之间的排行,后引申为比较、匹敌之意。
“堪”意为“能够”,“间”指“之间”。整句意思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谁能像诸葛亮那样与他人并肩而立、难分高下?
这句话不仅是对诸葛亮的赞美,更是对历史上那些能够力挽狂澜、匡扶社稷的英雄人物的敬仰。
三、原创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陆游《书愤》 |
诗句原文 | “千载谁堪伯仲间” |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
诗作背景 | 写于陆游晚年,反映其对国事的忧愤和对英雄的向往 |
诗句含义 | 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尤其是对诸葛亮的推崇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
文学价值 | 句式凝练,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
四、结语
“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陆游通过这一句诗,表达了对理想与正义的坚持,也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心怀家国。这首诗虽写于古代,但其精神内核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