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标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和双元音)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音标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和双元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单元发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2、单元音发音时可按舌面隆起的位置分为前元音,后元音和中元音三类。
3、发前元音时舌的最高点在口腔的前部;发后元音时,舌的最高点在口腔的后部;发中元音时舌的最高点在口腔的中部。
4、双原音发音:双元音音素由两个元音组成,发音时由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滑动,口型有变化。
5、前一个元音发音清晰响亮,且时间长;后一个元音发音模糊软弱,且时间短。
6、特别要注意的三点是:(1)不要将前后两个音断开,应连贯成为一个整体:(2)不要因为后一个元音发音短小而将其忽略;(3)发音时滑动过程要完整,时间要充分。
7、扩展资料辅音通过声道的气流的产生机制。
8、在大多数语言中,所有辅音都采取肺呼气机制(pulmonicegressive),但部分语言也会使用紧喉音(喷音)(ejectives)、内爆音(implosives)、搭嘴音(啧音)(clicks)等气流机制不同的辅音。
9、发音方法:辅音发音的机制,例如鼻音(通过鼻腔)、塞音(气流被完全阻塞)、或是近音(近似元 音)。
10、2、发音部位:在声道中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及所牵涉到的发音器官,例如双唇、齿龈、软颚等。
11、一个辅音有时可能牵涉不只一个发音部位,例如颚音化或喉壁化的辅音。
12、3、清浊音: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
13、发浊音时,声带有充分振动;发清音时,声带完全不振动。
14、4、VOT(voice onset time):一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到声带开始震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15、送气与否与VOT有关。
16、5、气流机制:通过声道的气流的产生机制。
17、在大多数语言中,所有辅音都采取肺呼气机制(pulmonic egressive),但部分语言也会使用紧喉音(ejectives)、内破音(implosives)、搭嘴音(clicks)等气流机制不同的辅音。
18、6、长度:辅音的发音中,阻塞维持的时间。
19、在日语、意大利语、芬兰语等语言中,一般辅音与双辅音(阻塞较长)代表不同的音位。
20、在爱沙尼亚语及少数其他语言中,甚至有三种不同的辅音长度,虽然牵涉其中的发音差异较为复杂。
21、7、发音时的力道:一个尚未完全确立的特点,因为目前没有观察到任何语言纯綷以力道来区分不同辅音。
22、所有的辅音均能以上述的特点加以描述,例:汉语中的"t"即为"清齿龈塞音"[t](未标明气流机制)。
23、有些辅音会被区分为强(fortis)或弱(lenis),如"p/b"、"t/d",但这属于音韵学(phonology)而非语音学(phonetics)上的区分。
24、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辅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最新文章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