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作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2、总之是李白50岁时所作。
3、当时王昌岭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那个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7、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8、扩展资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9、”一开头便择取杨花(柳絮)和子规(杜鹃)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10、王昌龄要去的贬所在唐代人看来是不毛之地。
11、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间,也写了气氛,又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了铺垫。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因为李白当时人在扬州,没有办法亲自送别王昌龄,他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
14、这里写得好的是用了人在夜间走路的一个常识“月亮走,我也走”,月亮总是默默地伴着我们走啊走这样的一个景象。
15、李白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夜郎县还要西边的地方去。
16、(这个意向李白在他的《峨眉山月夜》里也用过一次。
17、)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时空距离都不是他的障碍,用明月这一个意向,一下子就把朋友之间的情义表达的深沉含蓄而又那么的淋漓尽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最新文章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