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秦皇汉武全诗的意思】“惜秦皇汉武”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原句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首词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几位著名帝王进行简要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见解与独特看法。
一、诗歌背景简介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著名诗词,发表于1945年。该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山河壮丽的景象,并通过对历代帝王的点评,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性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其中,“惜秦皇汉武”一句,是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虽然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但在文学修养和治国理念上仍有不足。
二、逐句解析
| 原句 | 解析 |
| 惜秦皇汉武 | “惜”字表示惋惜或遗憾,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但在文治方面有所欠缺。 |
| 略输文采 | 指他们在文学才华上稍逊一筹,不如后来的唐太宗、宋太祖等帝王。 |
| 唐宗宋祖 |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被视为有文治武功的明君。 |
| 稍逊风骚 | “风骚”指文学才华,意指他们在文采上略逊于秦始皇和汉武帝。 |
| 一代天骄 | 指成吉思汗,称其为“天之骄子”,即英雄人物。 |
| 成吉思汗 | 蒙古帝国的建立者,以军事才能著称。 |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表示他只懂得用武力征服,缺乏文治之功。 |
三、总结分析
“惜秦皇汉武”这一句,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辩证看法。他并不否定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贡献,而是指出他们在文化修养方面的不足。同时,他也对唐太宗、宋太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在文治方面更为出色。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展示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文治”与“武功”并重的治国理念的重视。
四、表格总结
| 人物 | 历史地位 | 文治评价 | 武功评价 | 毛泽东评价 |
| 秦始皇 | 统一六国,开创帝制 | 略输文采 | 功勋卓著 | 惋惜其文采不足 |
| 汉武帝 | 开疆拓土,独尊儒术 | 略输文采 | 功勋卓著 | 惋惜其文采不足 |
| 唐太宗 | 开创贞观之治 | 文采较高 | 功勋卓著 | 稍逊风骚 |
| 宋太祖 | 建立宋朝,结束战乱 | 文采较高 | 功勋卓著 | 稍逊风骚 |
| 成吉思汗 | 蒙古帝国奠基人 | 无文采 | 军事强盛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五、结语
“惜秦皇汉武”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对治国理政理念的思考。毛泽东通过这一句,强调了文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客观态度。这种评价方式既尊重历史,又富有哲理,值得后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