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年一闰而百年少一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等于365.2422天。为了与这个实际的天文年保持一致,人类制定了历法来调整日期。公历(格里高利历)规定了“闰年”的规则,以弥补每年多出的约0.2422天。
根据公历的规定,闰年的判定方法如下:
-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是闰年;
- 或者能被400整除的也是闰年。
因此,虽然每四年有一个闰年,但并不是所有百年都是闰年,这就形成了“四年一闰,百年少一闰”的现象。
地球一年的实际长度约为365.2422天,比365天多了约0.2422天。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每四年加一天,即为闰年。但如果每年都加一天,时间就会累积过多,导致季节错位。因此,规定每100年不设闰年,除非是能被400整除的年份。这样既保证了历法与地球公转周期基本一致,又避免了误差积累。
表格对比:
| 年份 | 是否为闰年 | 判断依据 |
| 2000 | 是 | 能被400整除 |
| 1900 | 否 |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
| 2012 | 是 |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
| 2020 | 是 |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
| 2100 | 否 |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
| 2024 | 是 | 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
通过这样的规则,公历在长时间内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地球的运行周期,确保节气、季节与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