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著作】《救荒本草》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植物学与食疗类著作,主要记录了在饥荒时期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对后世的植物学研究和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总结
《救荒本草》是明代初期的一部重要农学与植物学著作,由宋濂之子宋讷编撰。全书共四卷,收录了414种植物,详细描述了每种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可食用部分及其食用方法,旨在帮助人们在灾荒年份寻找食物来源。该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中国古代“救荒”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表格:《救荒本草》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救荒本草 |
作者 | 宋讷(据传为宋濂之子) |
成书时间 | 明代初期(约1368年—1400年间) |
卷数 | 共四卷 |
收录植物数量 | 414种 |
主要内容 | 记录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包括形态、产地、食用方法等 |
出版形式 | 古代手抄本或刻本 |
历史地位 | 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性植物食谱之一,具有重要的农业与医学价值 |
三、补充说明
《救荒本草》的成书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明朝初年,由于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粮食短缺成为普遍现象。在此背景下,《救荒本草》应运而生,成为当时人们应对饥荒的重要参考书籍。
书中不仅注重实用性,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理解。例如,书中提到的许多植物至今仍被用于中医药材或野菜食用,显示出其科学性和前瞻性。
此外,《救荒本草》在后来的版本中被多次刊印和引用,如清代的《本草纲目》中也有所提及,进一步证明了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救荒本草》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和实用价值的明代著作,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农业、植物学及社会救济方面的智慧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