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进七出是谁的典故】“七进七出”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战斗中多次进出战场,表现得非常英勇无畏。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讲述的是蜀汉名将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的英勇事迹。
一、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击,赵云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儿,独自一人冲入敌军之中,七次进出战场,最终成功救出阿斗(刘禅),并护送他们安全脱险。这一壮举被后人传颂,成为“七进七出”的典故,象征着忠诚、勇敢与无畏的精神。
赵云在战斗中不仅表现出极高的武艺,还展现了极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因此被誉为“常胜将军”。他的英勇行为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题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典故来源 |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
主角 | 赵云 |
战役背景 | 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操追击) |
行动描述 | 七次进出敌军阵地,救出阿斗 |
表现精神 | 忠诚、勇敢、无畏 |
后世影响 | 成为“七进七出”的成语,常用于形容英勇作战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常胜将军”,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之一 |
三、结语
“七进七出”不仅是对赵云个人英勇事迹的赞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勇精神的弘扬。通过这一典故,我们不仅能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也能感受到古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