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5-09-26 00:27:13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00:27: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出自其《东坡乐府》。这首词以中秋夜望月抒怀,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作品简介

-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朝代:北宋

- 词牌名:水调歌头

- 创作背景: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期间,因政治失意、思乡情切,写下此词。

- 主题思想: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体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

该词以“明月几时有”开篇,引发对月亮的追问,继而引出对人间离别的思考。全词情感起伏跌宕,从孤独到慰藉,从现实到理想,层层递进,最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收尾,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三、关键内容对比表

项目 内容
词牌名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创作时间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
主要情感 思念、孤独、豁达、希望
核心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想象丰富、语言凝练
文化影响 成为中秋节的经典诗词之一,广泛传诵
历史评价 被誉为“中秋词之绝唱”,体现苏轼豪放与细腻并存的风格

四、结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色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团圆、思念与希望的象征。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情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