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闻啼鸟的闻的意思】“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全诗为: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其中,“处处闻啼鸟”的“闻”字是整句中的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句的意境与情感。
一、
“闻”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常见的有“听闻”、“听见”、“闻名”等。在“处处闻啼鸟”这一句中,“闻”应理解为“听到”。整句的意思是: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清晨的景象,鸟鸣声此起彼伏,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处处”一词,强调了鸟鸣声的广泛存在,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需要注意的是,“闻”在这里并不是“听说”或“闻名”的意思,而是具体指听觉上的感知,即“听到”。
二、表格对比分析
词语 | 常见含义 | 在本句中的含义 | 解释说明 |
闻 | 听闻、听说 | 听到 | 表示听觉上的感知,即“听到鸟叫声” |
处处 | 到处、各个地方 | 随处 | 强调鸟鸣声无处不在,体现春天的生机 |
啼鸟 | 鸟叫的声音 | 鸟鸣声 | 指鸟类发出的叫声,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 |
三、结语
“处处闻啼鸟”的“闻”字,在这里准确的含义是“听到”,而非其他引申义。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