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参数设置里的网站上节目参数表的本振频率】在进行卫星电视参数设置时,用户常常会遇到“本振频率”这一术语。它是接收卫星信号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直接影响到信号的接收质量与稳定性。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并正确设置本振频率,许多网站提供了详细的节目参数表,其中包括各类卫星的本振频率信息。
以下是对“卫星电视参数设置里的网站上节目参数表的本振频率”的总结,并附有相关表格供参考。
一、什么是本振频率?
本振频率(LO Frequency)是卫星接收机中本地振荡器所产生的频率。它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卫星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以便后续处理。不同的卫星和不同频率的信号需要不同的本振频率来匹配。
常见的本振频率有:
- 10.7 GHz(适用于Ku波段低频)
- 11.3 GHz(适用于Ku波段高频)
- 9.75 GHz(适用于C波段)
二、如何获取本振频率?
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本振频率信息:
1. 访问专业卫星参数网站:如“Satellite TV Parameters”、“Satellite Info”等。
2. 使用卫星接收机内置数据库:部分高端接收机自带全球卫星参数库。
3. 通过搜索关键词查找:如“卫星电视参数表 本振频率”。
这些资源通常会提供包括卫星名称、频率、极化方式、符号率、本振频率等详细信息。
三、常见卫星及本振频率对照表
| 卫星名称 | 频率(MHz) | 极化方式 | 符号率(Msps) | 本振频率(GHz) |
| Astra 19.2°E | 11.468 GHz | 水平 | 22500 | 11.3 GHz |
| Hotbird 13°E | 11.875 GHz | 垂直 | 22000 | 11.3 GHz |
| Galaxy 16 | 12.250 GHz | 水平 | 30000 | 11.3 GHz |
| NSS 6 | 11.750 GHz | 垂直 | 22500 | 11.3 GHz |
| C-band 卫星 | 3700-4200 MHz | 水平/垂直 | 10000-20000 | 9.75 GHz |
> 注:以上数据为示例,具体参数可能因地区、节目内容而有所不同。
四、设置建议
- 在设置接收机时,确保选择正确的本振频率以匹配所选卫星。
- 如果无法找到准确的本振频率,可尝试使用“自动搜索”功能。
- 对于新手用户,建议优先参考权威网站提供的参数表,避免误设导致信号丢失。
五、总结
本振频率是卫星电视参数设置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合理设置能够显著提升信号接收效果。通过查阅专业的节目参数表,用户可以更精准地调整设备,获得清晰稳定的电视画面。建议用户在操作前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