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舌桥不下什么意思】“舌桥不下”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惊讶、震惊或极度情绪波动而说不出话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受到强烈冲击时,舌头仿佛被桥挡住,无法言语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舌桥不下 |
拼音 | shé qiáo bù xià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钟会)见其(姜维)有奇姿,欲与之言,而维不答,乃自语曰:‘此真良将也!’会大惊,舌桥不下。” |
本义 | 形容人因震惊、惊讶而说不出话来 |
引申义 | 表示极度震惊、难以置信或情绪激动到无法言语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 |
二、成语解析
“舌桥不下”字面意思是“舌头像桥一样卡住,下不来”,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手法。古人常用身体部位的变化来形容心理状态,如“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等,都是类似的表达方式。
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在面对意外事件、惊人事实或巨大冲击时的心理反应。例如,在阅读小说或观看影视作品时,如果一个角色突然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作者可能会用“舌桥不下”来形容他的反应。
三、使用示例
1. 原文示例
> 钟会见姜维举止非凡,心中震惊不已,竟至舌桥不下,久久不能言语。
2. 现代用法
> 看到那个不可思议的结局,他简直舌桥不下,半天才回过神来。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舌桥不下”的关系 |
目瞪口呆 | 看得发愣,说不出话 | 类似,都表示震惊 |
哑口无言 | 没有话说 | 更强调无法回应,而非震惊 |
惊叹不已 | 非常惊讶 | 更强调情感反应,非生理状态 |
五、结语
“舌桥不下”虽然不是日常口语中常用的成语,但在文学和正式写作中,它能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了解这个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情绪的描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