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俱”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具有多种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其意义也有所变化。了解“俱”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
一、
“俱”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全、都:表示全部、所有的人或事物。
2. 一起、共同: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共同发生。
3. 皆、都:用于强调某种普遍性。
4. 通“具”:有时可通“具”,表示具备、齐全。
在实际使用中,“俱”常用于书面语,较少用于口语,且多出现在古代文献、诗词、典籍之中。
二、表格展示
意思 | 例句 | 出处/出处来源 | 释义 |
全、都 | 诸将皆惧,唯亮不惧,曰:“吾观此贼,必败。” | 《三国志》 | “俱”表示“都”,即“全都”。 |
一起、共同 | 二人俱游山中。 | 《聊斋志异》 | 表示两人一同行动。 |
皆、都 | 众人俱醉,惟我独醒。 | 《楚辞》 | 强调“都”,表示所有人。 |
通“具” | 书信俱至。 | 《后汉书》 | “俱”通“具”,意为“齐全、完备”。 |
三、结语
“俱”作为文言文中常用的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含义丰富,需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掌握“俱”的不同用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汉语的语言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查阅古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