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王安石注释(平山堂王安石赏析)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平山堂王安石注释,平山堂王安石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翻译:横亘扬州城北的蜀冈峰就像是一条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青龙,峰上的平山堂则高瞻远瞩,能看到附近数百里,真州(今江苏仪征)、润州(今镇江)和金陵(今南京)皆隐约可见。
2、太阳从淮河南边的山上升起来,正对着平山堂的朱栏;白云从江边山峰飘过来,竟然和平山堂的碧瓦一样高。
3、怀想当年文忠公去村落乡间耕田采桑的平易可亲(恺悌,kǎi tì),遥念彼时高朋满座举杯畅谈的文采风流。
4、不知道当年他们登上岘首山时看到的景色有如今我在这蜀冈峰平山堂看到的壮观吗?原文:《平山堂》作者:王安石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5、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6、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7、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
8、《平山堂》赏析:第一层,借用了孟浩然“我辈复登临”之意,可他们登上“胜迹”之后看到的是“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萧条凋零。
9、孟浩然心情苦闷又见萧瑟之景,吊古伤今,最后把自己给看哭了(“读罢泪沾襟”)。
10、我今天看到的景色可比当年他们看到的壮观多了,我在世间遇到的那些不如意的“人事”也一定会被眼前壮丽、壮阔、壮观的景色消解掉的。
11、再深一层,联系《岘山亭记》,欧阳修在文章中抒发的感慨是,岘山本身是平平无奇的,但在这山上留下印记的是羊祜、杜预【羊祜,晋武帝时都督荆州诸军事,与东吴对峙;杜预继任后,平定东吴,岘山因此二人而知名】,是他们的“名声”给这山增添了“名气”。
12、王安石用这个典故是说,平山堂再美再壮观也只是一座建筑物而已,正是因为欧阳修的“名声”给这“堂”增添了“名气”。
13、归根结底,表达的还是对欧阳文忠公的仰慕与怀念。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3-07
- 03-07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 03-06
最新文章
- 03-07
- 03-07
- 03-07
- 03-07
- 03-07
- 03-07
- 03-07
-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