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机

手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解释(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023-04-24 20:24:32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解释,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解释,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2、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译文:傍晚,我站在东皋向远方眺望,我徘徊不定不知道该去哪个方向,层层的树林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的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8、牧人们驱赶着牛群返还了家园,猎人带着猎物疾驰过我的身旁。

9、大家彼此互不相识没有话要讲,我长啸高歌,想一辈子就呆在这个地方。

10、扩展资料五言律诗《野望》作于王绩归隐之后,诗中描摹了一幅闲逸的山野秋景图,抒发了作者自己淡淡的彷徨和苦闷之情,是王绩的代表作。

11、诗的大意是这样的:站在薄薄的暮色里,诗人百无聊赖地徘徊远望,眼前的山山树树呈现出一片绚丽的秋色,夕阳余晖下显得萧瑟而又落寞。

12、放牧的人驱赶着羊儿或者牛儿回家,骑马的猎人收获满满地走在归途。

13、前后左右地看了看,竟然没有一个熟识的人,只好长吟《采薇》里的诗句,打发这寂寥的时光。

14、东皋,是王绩在家乡隐居的地方。

15、“徙倚”解释为徘徊,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6、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落寞心情。

17、接下来四句描写了作者立于薄暮中所见的景物,夕阳西下,满眼秋色里晚归的人,互相打着招呼谈笑风声,一切看起来闲适而又和谐。

18、这幅秋景图里,有光有色,有远有近,动静合一,让人迷恋,犹如身临其境。

19、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心情是寂寞孤单的,所以他触目所及的景致,也便蒙上了一层郁闷和失落。

20、尽管王绩处处效仿陶渊明,寄情山水,嗜酒并作《五斗先生传》,临终又学陶渊明,也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21、但他隐居时的心态和陶渊明却是有差别的,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喜悦之情,王绩完全没有。

22、陶渊明投身田野,沉浸于农耕生活的乐趣,他也没有。

23、王绩的隐居生活是优渥的,田园风光只是他无聊时的一种点缀和寄托。

24、他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也许《诗经·召南·草虫》中“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25、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的情愫,大概很能概括诗人当时缺少知音无人知心的伤感吧。

26、王绩这首诗,用词全无华丽之句,其朴素自然让人拍手叫好。

27、诗人站在暮色里,目光所及之景物,一一道来,不加修饰如同白话,却趣味天成。

28、篇末的感慨,也便水到渠成,全无雕琢堆砌词藻之感。

29、这样自然散发的朴素之美,击破了南朝诗“华靡艳丽”给人留下的脂粉气和庸俗味,如同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迎面走来,让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这正是《野望》的魅力所在。

30、律诗酝酿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定型于初唐沈佺期、宋之问之手,而王绩早于沈、宋六十余年就写出了这首成熟的律诗,足以说明王绩是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31、仔细分析这首诗的体裁结构,其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全诗呈现一种“情——景——情”的反复之美,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其章法与律诗完全吻合。

32、也正因此,王绩被推为五言律诗的奠基者,他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