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机

手机

紫禁城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

2023-04-19 13:29:28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紫禁城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紫禁城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三希堂曾是清朝乾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三希”是指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2、因这三样书法字帖价值重大,在三希堂中被尊为无价之宝,所以被称为三希堂的“三希墨宝”。

3、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

4、“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5、而且三希堂不仅以储存三希墨宝而闻名于世,同时还陈设有大量当时制作的极为精致的工艺品和文房器具。

6、高雅与精致始终充溢着这个狭小的空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

7、观者在欣赏赞叹之余无不流连忘返。

8、扩展资料: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为唐人摹本,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尺牍纸本,高七寸一分,广四寸六分,是王羲之四十岁之后的作品,也是王羲之传世代表作之一。

9、当时只是手札便条而已,因帖内有“快雪时晴”几字而得名。

10、王珣的《伯远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属典型的晋代行书。

11、其内容为叙事之辞,该帖的命名出自于贴内的首句的“伯远”二字,《伯远帖》的用笔灵舞飞动,为上乘的行草作品。

12、王献之的《中秋帖》无款,传为王献之书,亦有人怀疑是宋代米芾的临本。

13、纸本,纵八寸四分,横三寸六分,行炎,行书三行二十二字,前后有阙文。

14、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书法受其父影响,且又有创新,他将王体行书的笔法进一步加以升华和提炼。

1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希堂。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