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读音释义介绍】“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篇,是孔子关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思想之一。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行为上应有羞耻之心,知错能改,保持自尊自爱。下面将对“行己有耻”的读音、字义以及整体含义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读音与释义
汉字 | 拼音 | 释义 |
行 | xíng | 动作、行为;也可指遵循、实践 |
己 | jǐ | 自己 |
有 | yǒu | 具备、拥有 |
耻 | chǐ | 羞耻、耻辱 |
二、整句释义
“行己有耻”可理解为:一个人在行为上应当有所节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从而避免犯错。
这句话强调的是自我约束与道德自觉,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羞耻心,就容易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行己有耻”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三、引申意义
1. 自我反省: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2. 知耻后勇:有了羞耻感,才能激发改正错误的动力。
3. 人格尊严:保持羞耻心有助于维护个人尊严和社会秩序。
四、总结
“行己有耻”不仅是古代圣贤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参考。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要有底线意识,坚守道德原则,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羞耻感的人。
附:表格汇总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行己有耻 |
出处 | 《论语·子路》 |
读音 | xíng jǐ yǒu chǐ |
字面解释 | 自己的行为要有羞耻心 |
深层含义 | 强调道德自律与自我反省 |
现代意义 | 提升个人修养,维护社会公德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行己有耻”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值得当代人深思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