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七个法律中的民商法律是什么】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律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虽然“七个法律”这一说法并非官方术语,但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常有学者或实务界人士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归类为“民商法律”。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总结相关法律内容,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律主要指调整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包括但不限于《民法典》、《公司法》、《合同法》、《物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以及《企业破产法》等。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民商事法律的基本框架,保障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合法权益。
尽管“七个法律”并非正式分类,但从实务角度出发,通常可以归纳出以下七部具有代表性的民商法律。它们分别涉及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合同行为、财产关系、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企业经营与破产等内容。
二、表格展示
| 序号 | 法律名称 | 颁布时间 | 主要内容概述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2020年5月28日 | 统一整合原有民事法律,涵盖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部分,是民法体系的核心。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1993年12月29日 | 规范公司设立、运营、治理及解散等事项,是商事法律的基础性法律。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1999年3月15日 |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规定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2007年3月16日 | 明确物权的种类、设立、变更、转让和保护,是产权制度的重要法律。 |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 | 2001年4月28日 | 规定婚姻关系、家庭成员权利义务、离婚程序及子女抚养等问题,维护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 |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 1985年4月10日 | 规范遗产的继承方式、继承人范围、遗嘱效力等内容,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的延续。 |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2006年8月27日 | 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
三、结语
以上七部法律虽非官方定义的“七个法律”,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构成了我国民商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法律从业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公民而言,了解这些法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