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刎颈之交的原文和译文

2025-10-29 07:55:16

问题描述:

刎颈之交的原文和译文,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07:55:16

刎颈之交的原文和译文】“刎颈之交”是中国古代成语,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可以为对方牺牲性命。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故事。

一、原文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这句话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段记载: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译文

> “最终两人和好,成为可以为对方献出生命的知己。”

这段话讲述的是廉颇与蔺相如从矛盾到和解的过程。起初,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认为他只是靠口才得到高位,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避让,避免冲突。廉颇深受感动,负荆请罪,二人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刎颈之交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 最终两人和好,成为可以为对方献出生命的知己。
含义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甚至愿意为对方牺牲生命。
背景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由对立到和解,成为生死之交。
教育意义 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以大局为重、宽容待人的精神。

四、结语

“刎颈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是表面的应酬,而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相互信任、彼此扶持。在现代社会,虽然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但“刎颈之交”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