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有怀】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晚年时期。此词借登临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全词以历史为镜,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如孙权、刘裕等人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与愤懑。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壮志未酬、年事已高的无奈与悲凉。
该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被誉为“千古绝唱”,是辛弃疾词风中“豪放”与“沉郁”并存的典型代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创作背景 | 南宋末年,作者年迈,忧国忧民,登临北固亭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怀古伤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历史人物 | 孙权、刘裕、曹操、刘备、廉颇等 |
情感基调 | 悲壮、沉郁、感慨、愤懑 |
词风特点 | 豪放中含沉郁,现实与历史交融 |
名句摘录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千古绝唱”,体现辛弃疾爱国情怀与文学造诣 |
三、结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更是辛弃疾一生心路历程的写照。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词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慨。在今天,这首词依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