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自觉爱国守法的内容包括】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自觉爱国守法”是重要内容之一。该准则强调高校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以下是对“自觉爱国守法”相关内容的总结与归纳:
一、
1.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
高校教师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应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从教
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从事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散布错误言论、参与非法组织等。
4. 维护校园和谐与社会稳定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防止不良思想在校园内传播。
5.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法治素养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二、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 具体要求 |
坚定理想信念 |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弘扬爱国主义 | 传播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
遵守法律法规 | 依法执教,不从事违法活动,不传播错误言论。 |
维护校园稳定 |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
提升法治素养 |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法律意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自觉爱国守法”不仅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保障。高校教师应以此为准绳,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