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倒履相迎的典故

2025-09-25 08:31:18

问题描述:

倒履相迎的典故,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8:31:18

倒履相迎的典故】“倒履相迎”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用来形容对贤士或贵客极为尊敬、热情迎接的态度。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士陈纪(字元方)与王朗之间的故事。

在当时,王朗是曹操手下的一位重要官员,而陈纪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有一次,王朗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接待来访的陈纪,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便急忙亲自前往拜访。为了表示诚意,他甚至来不及穿好鞋子,就赤脚跑出去迎接陈纪,因此留下了“倒履相迎”的佳话。

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贤者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礼仪和人情的风气。后世常以此典故比喻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尊长的敬意。

倒履相迎典故总结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主要人物 王朗、陈纪
故事背景 东汉末年,王朗因公务未及时接待陈纪,后主动登门道歉并迎接
典故含义 表示对贤士或贵客的高度重视与尊敬
成语释义 “倒履”指来不及穿好鞋子,赤脚迎接;“相迎”即迎接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对人才、长辈或贵宾的热情接待
后世影响 成为古代礼仪文化的代表之一,常用于文学作品中

通过“倒履相迎”的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和品德的推崇。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保持谦逊与尊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