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流名词解释】在植物生理学中,“伤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常用于描述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后,体内水分和养分的流动现象。了解“伤流”的定义、成因及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植物的生长机制与应对伤害的策略。
一、
伤流是指植物在受到外力损伤(如剪枝、虫害、人为切割等)后,细胞组织受损,导致液态物质(主要是水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从伤口处流出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植物的根部或茎部,尤其是在夜间或清晨较为明显。
伤流的发生与植物的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植物体内的压力有关。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植物排出有害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并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伤流可能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如营养流失、抗逆性下降等。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后,体内水分和溶质从伤口处流出的现象。 |
发生部位 | 多见于根部、茎部,尤其在夜间或清晨较明显。 |
形成原因 | 1. 机械损伤导致细胞破裂 2. 植物内部压力变化 3. 代谢产物积累 |
主要成分 | 水、无机盐、糖类、氨基酸、酶类等。 |
发生时间 | 多在夜间或清晨,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 |
作用 | 1. 排出有害物质 2. 促进伤口愈合 3. 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
负面影响 | 1. 营养流失 2. 抗逆性降低 3. 易引发病菌感染 |
常见植物 | 果树(如葡萄、苹果)、蔬菜(如番茄、辣椒)等。 |
三、结语
伤流是植物对外界伤害的一种自然反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作用,但过量的伤流也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修剪、避免过度损伤、及时处理伤口等措施,有助于减少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