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视频(幽云十六州)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幽云十六州视频,幽云十六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幽云十六州是以北京,大同为代称的北方城市,其中多为军事重镇,且在长城一线,战略位置重要。
2、至于为什么叫幽州云州,我也不清楚。
3、石敬塘割了十六州和大量财帛给辽,以换取个人安危和夺得天下,从个人角度,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唐废帝李从珂与他已是水火不容,唐军大举围攻晋阳,石敬塘已经是朝不保夕,再不向辽军求援,就来不及了。
4、当时部将刘知远(后来的后汉高祖)劝说,把十六州割出去,后患无穷,石敬塘焦急的说:“事情紧急,管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石敬塘得到了辽军的大力援助,打到洛阳,李从珂自杀,石敬塘建晋取而代之。
5、石敬塘即位后,对辽国及其使臣毕恭毕敬,当时有很多有气节的臣子看不过去,请求收复幽云十六州,说的石敬塘也很心动,但是在肱骨重臣桑惟翰的劝说下打消了这个念头,桑惟翰的观点是,中原疲敝不堪,百废待兴,国家没有元气与辽国作战,等以后国力强大后再收复。
6、石敬塘接受了,按耐下这股情绪。
7、石敬塘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这个石重贵也不是简单角色,是从战场上滚出来的一个将领,比较血气方刚,由于石敬塘认了辽太宗做爸爸,那么石重贵就是辽太宗的孙子,辽国使臣到了后晋,要求石敬塘既称孙,又称臣,石重贵的心腹大臣说:“陛下称孙已足,何必称臣!”于是僵了起来,进而吵架,最后把把辽国使团撵出了国境。
8、辽使回国向辽太宗报告,太宗大怒,大军南下。
9、不过这个石重贵也能扛,连续两次击退辽军,他有战场经验,又赖军民死战。
10、太宗两次无功而返,又第三次南下,石重贵战场上可以,但用人不当,让自己的姐夫杜重威领军挂帅,结果这个杜重威是个庸碌之辈,不敢与辽军硬碰硬,前卫部队三千人与辽军死战,他竟然拒不救援,三千人战死后,他在别人撺掇下,投降了辽军,辽军大军南下,九四六年十二月打到开封,石重贵迎降,和他的皇后被流放到北边,后来下落不详。
11、十二年后,周世宗励精图治,大周国力强盛,先后取得了对北汉,后蜀,南唐的一系列胜利,尤其是对南唐,尽取江北十四州,南京直接处于后周的威胁下,逼得南唐皇帝去皇帝号,改成国主,用后周显德年号。
12、此时,南方已经毫无威胁,周世宗打算专力向北,取消北方威胁,进以统一天下。
13、而此时是辽国睡王当政,政治昏暗,内部倾轧不休。
14、应该说,收复十六州最好的时机来了。
15、九五九年四月,周世宗誓师伐辽,大军水路并进,锦旗蔽日。
16、到了涿州后部队偷偷摸摸的行动,夜晚快速行军,连当地老百姓都不知道王师到了,往往天一亮,就发现兵临城下了。
17、而关南之地,由于辽国驻扎的精锐不多,所以看到大军到来,纷纷开门迎降。
18、于是周世宗兵不血刃,就收复了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州(宁州、瀛州、莫州)、十七县,共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辽国在关南势力被全部平定。
19、这个宁州,不在于十六州当中,可能是辽国设置的城市。
20、五月二日,周世宗举行庆功宴,鼓励大家一口气打下幽州,诸将面有难色,都说:“陛下出兵四十二日,兵不血刃收复三州,乃不世之功,而辽国在幽州重兵云集,不如见好就收,就此回师。
21、”世宗不允,要求在白沟河建造浮桥,向幽州挺进。
22、但是,当夜,周世宗突然生病,病情一天天恶化,但仍在北边徘徊,不肯回去,这时,大臣见他病情严重,发现不对的苗头,就劝说陛下病情严重,而且大军在外,京师空虚,很危险。
23、连爱将赵匡胤都表示,不如就此回师,以图再举。
24、周世宗最后同意,回师开封。
25、后来,世宗病死,事业的接班者赵匡胤应该说形势看得很清楚,知道中原的国力不能与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的辽国抗衡,就专力统一全国,并发展民生,可惜他也是个短命鬼,不然等国力强盛后,说不定也会收复幽云。
26、个人认为,五代时期,中原残破,国家元气大伤,不能大力打一场国战,而宋朝虽然稳定,当是以文制武的政策又限制了军事的强大。
27、更重要的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中原政权很难战胜北方,就算偶尔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也难保长期坚守。
28、另外,宋朝曾短暂收复过幽州,当时童贯与金国建立了海上盟约,因为当中隔着辽国,所以坐船过去,故有此称。
29、与金国约定合力攻辽,事成后幽云十六州归宋。
30、但是宋军的战斗力不行,竟然被风雨飘摇中的辽国击败,于是退回边境按兵不动,宋朝又表示向金国买,由于金国正在追击辽国残部,同意。
31、于是,宋军得到了被金国抢掠一空的幽州。
32、不几年,金国大举南下,连同开封一起丢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最新文章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
-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