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专区

科普专区

末位淘汰制优劣(末尾淘汰制)

2023-06-06 13:45:55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末位淘汰制优劣,末尾淘汰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首先,末位淘汰制是绩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末位淘汰制优劣,末尾淘汰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末位淘汰制是绩效考核体系中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通过末位淘汰制这样一种强势管理,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竞争使整个单位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

2、既然末位淘汰制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环节,那么绩效考核体系本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就成了末位淘汰制有效实行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或者不具有科学性与公平性的话,末位淘汰制必然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

3、  其次,末位淘汰就要有末位,末位的产生肯定涉及到排序问题。

4、排序的标准不一样或者排序的范围不一样时,末位的人员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末位与排序是一体二面的事情,排序的标准和排序的范围决定了最终末位的结果。

5、  第三,是比例问题,到底淘汰多少比较合适呢?如果淘汰的比例过高,则容易造成后备力量跟不上、员工心理负担过重、同事关系紧张等现象,而淘汰比例过低,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  第四,是淘汰问题,不管是辞退还是转岗,一方面只能说该员工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岗位。

7、如内向、细心的员工,可能适宜做行政人员或财务人员,但不宜从事市场开拓工作。

8、如果一开始进入企业后,就从事他不擅长的销售工作,必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9、另一方面,淘汰也不是简单的将员工踢出原岗位,企业应该视自己的能力和员工的特点,协助员工发挥其优势,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10、但这并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其对应付的义务和责任不违反劳动法或合同的约定即可。

11、  基于上述讨论,对“末位淘汰制”定义如下: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将一定比例的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辞退或调岗)的绩效管理制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