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教育的意义(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初高中衔接教育的意义,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2、1.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少而浅,中考的考试科目少(如:北京地区中考考六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而且,中考试卷难度不大,通过突击复习、强化训练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增大,重大考试(毕业会考和高考)的次数增加,更加需要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的积累。
3、2.学习方式的变化高中阶段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
4、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不断增多、加深,纯记忆性的内容减少,学科授课时间减少,考试难度明显增加。
5、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规划、利用好课余时间,包括自习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主动地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学习问题,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而不像初中学习生活(尤其是初三)那样,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部就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
6、3.师生关系的变化初中阶段,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相对较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成人感增强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习的同伴关系。
7、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民主管理更加明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时空和机会。
8、4.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好就可能被班内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对单纯,主要是以学习为中心;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成人感增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许多社会关系会夹杂在同学关系中,再加上新课改对学生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原因,这时候,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就会减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都有好的人际关系和很好的评价结果。
9、5.学生自身心态上的变化由于以上四种变化,往往会给高一新生带来心态和情绪上的一系列变化。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最新文章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
-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