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专区

科普专区

不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的第三人的是(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的有)

2023-04-21 17:27:18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的第三人的是,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的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不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的第三人的是,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的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行政复议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理阶段,包括申请在内,它以行政机关正式受理为标志告一段落;自受理之后直到作出复议决定,是第二阶段。

2、行政复议决定须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它体现了行政机关的意志,是行政复议的结果。

3、行政复议决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维持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维持是保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使其继续存在下去。

4、应具备五个条件:1.事实清楚。

5、即所认定的事实客观存在、没有疑义;2.证据确凿。

6、即所提供的证据使反驳不能成立;3.适用依据正确。

7、即不得适用与案件无关和超过有效期限、废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4.程序合法。

8、法律、法规对各类行政行为都规定了实行的方式、步骤和时限,必须按部就班;5.内容适当。

9、即虽然适用依据正确,行政机关仍然要在一定的幅度内适当做出决定。

10、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保证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

11、   二、决定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每个行政机关都应各尽其责,如按时发放抚恤金、救济金等,行政机关久拖不办,同样会损害公民、法人的利益,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而被公民、法人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就必须责令该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职责。

12、   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   撤销是取消已经发生的行政行为,表明被撤销的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即无效力。

13、撤销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具体行政行为有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滥用职权、明显不当五种情形的,决定撤销;二是行政机关不依法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

14、   四、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   变更与撤销的区别在于,变更是复议机关直接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调整,从而直接参与了对管理相对人的行政管理活动。

15、   五、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确认违法的情况相对少于撤销与变更的情况,主要适用于撤销、变更可以处理的行为以外的其他行政行为,并为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创造前提条件。

16、 本回答由法律法规分类达人 胡海天推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