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科技

明代的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明代的内阁制度)

2023-04-17 04:45:26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明代的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明代的内阁制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明太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明代的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明代的内阁制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君权空前加强,全国政务最后都丛集到他身上,弄得他十分繁忙,遇到重大问题又无处商量。

2、于是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置四辅官以协赞政务。

3、不久,四辅官因年老致仕或病死,未再设置。

4、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又仿效宋朝制度,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皆五品。

5、不过,当时重大政务仍由明太祖自操威柄。

6、明成祖即位后,选拔一批亲信的大臣“并直文渊阁,预机务”,阁臣的设置从此成为常制,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7、成祖时,内阁之称谓、体制、职责各方面,基本上形成,但地位仍只五品,既无独立之办公室,六部的奏章,亦不先往内阁,故权力仍不大。

8、到后来,杨士奇、杨荣、胡广等先后入阁,实权与地位皆有所提升。

9、终明之世,内阁制度的演变。

10、扩展资料: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11、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12、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13、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

14、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

15、成立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

16、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

17、明成祖朱棣虽有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18、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19、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2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内阁制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