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原文及翻译】《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行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 第一句 | 飞云过尽,归鸿声断 | 浮云飘过天空,归来的鸿雁声音消失不见 |
| 第二句 | 望断衡阳,何处是乡关 | 目送鸿雁飞向衡阳,却不知故乡在何方 |
| 第三句 | 江南烟雨,画桥东畔 | 江南的烟雨迷蒙,画桥的东边 |
| 第四句 | 一树桃花,半作春寒 | 一棵桃树,一半开得像春天的寒冷 |
| 第五句 | 天涯客路,不识君颜 | 在天涯的旅途上,不认识你的面容 |
| 第六句 | 惆怅东风,吹落满地 | 愁绪随着东风飘荡,吹落满地花瓣 |
二、内容分析
《襄邑道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与情感。诗中“飞云”、“归鸿”、“江南烟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氛围。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惆怅之情。
诗中“一树桃花,半作春寒”一句,既写实又富有哲理,暗示着春天虽至,但仍有寒意,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而“惆怅东风,吹落满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表现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结语
《襄邑道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旅途与归属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