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是什么意思】“午”是一个汉字,常见于中文中,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午”可以表示时间、方位、地支等。以下是对“午”字的详细解释。
一、
“午”是汉字中的一个常用字,主要含义包括:
1. 时间上的“午”:指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也用于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2. 地支中的“午”:十二地支之一,对应生肖“马”。
3. 方向上的“午”:在八卦或风水中,代表正南方向。
4. 动词意义:在某些方言或古文中,有“打”、“击”的意思。
5. 作为姓氏:也有少数人以“午”为姓。
“午”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时间表达中非常常见。
二、表格形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午 |
| 拼音 | wǔ |
| 部首 | 卯(部首为“日”,但结构上属于“午”字) |
| 笔画 | 6画 |
| 基本含义 | 中午、地支、方向(南方)、打击(古义) |
| 地支对应 | 第7位,属马 |
| 方向 | 正南 |
| 时间段 | 11:00 - 13:00 |
| 常见用法 | “中午”、“午时”、“午休”、“午夜”等 |
| 作为姓氏 | 少数人使用 |
三、结语
“午”虽然字形简单,但在汉语中用途广泛,涵盖了时间、方位、地支等多个方面。了解“午”的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和日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