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翻译及原文】《问说》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刘开所写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学”与“问”的关系,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以下为《问说》的原文、翻译以及总结表格。
一、原文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学之道,不在于多言,而在乎好问。问则有得,不问则无得。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问如不及,犹恐失之。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翻译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尖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更远。登上高处挥手,手臂并没有变长,但远处的人却能看到;顺着风大声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得更快,但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因为脚力强,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因为擅长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那就会陷入困境。学习的道理并不在于多说,而在于喜欢提问。提问就能有所收获,不提问就没有收获。因此说:学习要像追赶一样,唯恐追不上;提问也要像追赶一样,唯恐错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的作用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么这些疑惑就永远无法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就拜他为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会去计较他的年龄比我还小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只要道理存在,老师就应该存在。
三、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名称 | 《问说》 |
| 作者 | 刘开(清代) |
| 体裁 | 议论文 |
| 核心观点 | 学习需要善于提问,提问才能获得真知;尊师重道,不论身份和年龄。 |
| 主要论点 | 1. 善于借助外物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2. 学习应注重提问而非空想 3. 师道尊严,不分贵贱 |
| 翻译要点 | 强调实践、提问的重要性,倡导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精神。 |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勇于提问,重视教育与传承。 |
四、结语
《问说》不仅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阐述。它提醒我们,在求知的路上,不要怕提问,也不要轻视他人。真正的智慧来源于不断探索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