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朗读】《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公。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
《卖炭翁》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卖炭老人,每天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靠卖炭维持生计。一天,他赶着牛车前往长安城卖炭,途中遇到一位宫使(太监),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强行买走他的炭,并且没有支付任何报酬。卖炭翁虽然心有不甘,但因畏惧官府势力,只能默默忍受。诗中通过对卖炭翁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和官僚阶层的贪婪与霸道。
二、原文朗读要点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白居易 |
体裁 | 叙事诗 |
创作背景 | 唐代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民生困苦 |
主题思想 | 揭露社会不公,同情底层百姓 |
语言风格 | 通俗易懂,感情真挚 |
韵律特点 | 采用五言古体诗,节奏自然 |
人物形象 | 卖炭翁:勤劳、善良、无奈;宫使:蛮横、贪婪 |
情感表达 |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权贵的批判 |
三、朗读建议
1. 语速适中:不宜过快,以便体会诗中的情感。
2. 重音处理:注意“满面尘灰烟火色”、“可怜身上衣正单”等句的语气,增强画面感。
3. 情感把握:读出卖炭翁的辛酸与无奈,以及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怒。
4. 节奏控制:根据诗句内容调整停顿,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四、学习价值
《卖炭翁》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与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引发对现实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思考。
通过朗读与赏析《卖炭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