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原文及译文】《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他在仙游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译文以及。
一、原文
《同题仙游观》
韦应物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
(注:此为杜甫《哀江头》诗句,非韦应物《同题仙游观》原文)
正确原文如下:
《同题仙游观》
韦应物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二、译文
山光悦鸟性:山间的景色让鸟儿也感到愉快。
潭影空人心:潭水的倒影使人心境变得宁静。
万籁此俱寂:此时万物都静悄悄的。
但余钟磬音:只剩下寺庙中钟磬的声音。
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仙游观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宁静的心境。诗中“山光悦鸟性”表现出自然之美对生命的滋养;“潭影空人心”则体现了心灵在自然中的净化与安宁。后两句“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远离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四、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韦应物 |
诗名 | 《同题仙游观》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内容主题 | 自然景色、心灵宁静、超脱尘世 |
关键词 | 山光、潭影、钟磬、寂静 |
表达情感 | 安宁、淡泊、对自然的热爱 |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
文学价值 | 反映唐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体现道家思想 |
五、结语
《同题仙游观》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意。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山水诗与禅意表达的重要作品之一。